发现的那一年 12-25
动物园 04-11
世界的形状 06-30
瘾 07-14
半坟半兽 10-24
潘家湾 10-24
投下第一票 12-30
黑漆 07-06
749局 12-06
僵尸100:在成为僵尸前要做的100件事 11-07
危机航线 11-30
女囚风暴1995 10-12
云阳又名His Land
**年前修三峡大坝,云阳老县城全城**。张家有的外迁有的搬到了新县城。后来外公中风,子女轮流回来探望他。大女儿留下来照料,伺候饮食起居,买度假房买家具。她有个儿子是全家长孙在国外留学。外公好了以后,她让全家亲戚帮忙一起催婚。旧传统和新理念随之交织冲突,但都形成了暗流。长孙在异国有另一种人生,只是他们不知道。
发布于2020年。由解舒畅执导,并且由编剧解舒畅携幕后团队创作。集众多位解舒畅、张绍成、付冠秀、张玉梅、解诗泉、张军、张云、袁有无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。并于2020-07-27(FIRST青年电影展)公映的电影。
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:竞赛 最佳纪录长片(提名)。
卡佛啪啪卡夫卡 2022-04-30
三星半,其实还不错。正如开篇船上的祖父对方位感到困惑,提示影片的核心是对空间的重新体认,而影片对于山城的独特观察,是基于三峡**和留学归国双重意义上的“返乡”。大全景的定位镜头很少,大量固定镜头只是对准私人或熟人社区空间,通过焦点的设计拉开层次。上山看新房的部分最佳,众人在阳台上辨方位,逆光剪影,只有祖父一人转头,呼应了开场。关于声音,山上有一段人声的混响拉得很大,应该是有意为之,构成对异质空间的体认。
momo 2022-04-19
砍省推荐,片长可怕,大概不会看
blood orange 2021-04-16
三峡散发着一股神秘感 与影片气质谋合
非灰 2020-07-28
巨大收获,长镜削弱了指向性而且选取的内容恰如其分。德国的内容到了另一个维度,确实存在杂糅的问题,而且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给人一种错觉,从大**到家庭长辈到个人的审视,似乎也有合理的回落。大量的长镜有对生活乏闷本质的表述,这期间我也思考了很多自身问题,而且我很喜欢长镜营造的氛围,很美妙。映后女演员说本来是从形婚出发,看得出来拍摄期间做出了很多改变。
胤祥 2020-07-28
#14th FIRST#纪录片入围。7分,创作观念挺先进的,其实并不觉得这个算是纪录片,比较接近Docudrama吧。大**背景用很淡的笔触带过,对自己家庭私电影式的观察,以及叙事线和人物关系的**都很精彩。既有[东京**]的物哀感,也有[雪山**]那种高密度对话。后面越来越往导演的私电影上走,就显得有些割裂,德国部分跟前面的联系有点弱,以对比(热闹vs.孤独)为主,还提到了前面两个叙事元素(心脏病,中风)。固定镜头没什么好吐槽的,把摄影机放在哪,什么画幅角度,什么时候开机关机,这个必须经过长时间训练和拥有极好的艺术眼光才能完成。不过声音真的是提升空间还很大,不知是不是定剪版。往后再去IDFA或者尼翁都没问题。
米尔克 2020-07-27
什么时候开始,电影导演开始走纪录片风格了呢?看贾樟柯的《小武》的时候,挺惊讶的,原来电影还能这么拍。后来看了《四个春天》,再到《云阳》。
Ocap 2020-07-27
1.5。坚持到映后的唯一收获是得知起初报的是剧**单元,加上情况反过来的《艺术死了》,都比场内要值得讨论。高开低走到什么程度,就是看前二十分钟感觉要看的是另一部《三峡好人》,到后面可能导演发现自己有出镜的素材都还挺***,比他外公好看吧,就拍自己得了。
808 2020-07-27
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部电影,“状态”是我唯一能想到的。从三峡大坝**到在德国留学的长孙,他们所呈现出的都是一种在模糊**下的个体状态。用真实的素材做出了虚构的效果,但把它当成纪录片来看则是不可理喻的,本片在我看来最大的价值是用真实素材构建了一个自洽的“虚构”世界,镜头机**摆放真的联想到蔡明亮或哈内克(在结局),然而人物对摄影机的完全忽视(在我们知道这是真实素材的前提下)帮助了观众的想象。如此美妙且舒缓。
不想说话 2020-07-27
第一个电影节里的first第一个电影 我好喜欢 有意思 最喜欢的镜头是女孩子吃面包 镜头真的很好看
二月鸟语 2020-07-27
1.5/5,创下开幕以来退场率最高的片子,哎~在剧**和纪录片边缘来回磨蹭的一部片子...一些生活碎片的无序组合拼贴,作者试图给大家呈现一个日常生活的剖面,但却因为太过无序而令人反感,呈现的是大都是导演感兴趣而观众不感兴趣的东西。维姆文德斯的学生也不过如此...一星半。